項目介紹
隨著下頜角整形手術的廣泛開展,做過下頜角整形手術的患者越來越多,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希望可以對下頜角再次進行手術,來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在下頜角磨骨手 術方臉整形時,為了追求瘦臉效果而過多地切除下頜骨的情況經常發生。尤其是前些年在下頜磨骨剛剛興起的時候,由于對下頜骨切除后遠期變化的認識不足,為能夠在短期內看到明顯的效果,醫生就多切除一些骨頭,甚至有些機構還以切除骨頭的多少收費,所以切除過多的情況更是常見。隨著外科醫生對骨骼切除后遠期變化 的認識加強,以及手術技術的改進,大部分醫生已經不再用切除大量骨骼的方法增強瘦臉效果,但早期已經切除過多或目前少部分醫生仍采用大量切除方法所造成的 不良外觀,例如馬臉畸形等可能需要修復。
根據第一次下頜角整形手術的問題可以把修復分為以下幾類:
1,骨骼去除過多。是不可逆的,如果填充骨骼是不現實的,如果用硅膠或鈦板等硬質材料填充,形態不好控制,固定到骨骼上難度大。馬福順博士采用用脂肪填充等軟組織來掩蓋骨骼缺損,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體脂肪填充屬于小手術,局麻可完成。
2,骨骼去除不足,或局部骨骼未去除。大部分下頜角整形后需要修復的屬于此類,下頜體較厚骨質未去除,術后正面 效果不明顯,臉型依舊很寬;下頜角處僅去除外板,未去除全層,或僅去除下緣,未去除后緣等,這種情況術后側面效果不佳,面部輪廓改變不大。這就需要再次截 骨,下頜體外板骨質去除,下頜角弧形切除全層,手術比第一次更為復雜。
3,咬肌未切除。這種情況更普遍,下頜角整形手術后,由于失去骨骼支撐,咬肌短縮更加肥厚。這樣的下頜角術后側面已經失去正;《,輪廓極為不自然了,但正面觀效果仍不夠顯著。這種情況需要肉毒素藥劑注射或行咬肌部分切除術。
下頜角整形手術的常見問題分析及修復解決方案
問題一:馬臉,狗臉,刀切臉;正面滿意,側面無法示人.
出現原因:“一刀切”的手術方式,去除得過多,使下頜處失去正常的解剖角度,造成“無下頜角”。多見于早些年的下頜角手術后,且由于術后瘢痕及軟組織萎縮等因素,“一刀切”術后的患者往往術后短期比較滿意,若干年后其面型問題則凸現出來。
解決方案:因其去除過多,骨質缺損,改善以組織充填為主。但自體骨移植及人工骨植入手術難度大,個性化強,費用高,效果難于控制,所以一般采用軟組織充填代替。我在臨床實踐中*常用自體脂肪,90%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問題二:娃娃臉,側面滿意,正面觀臉形無改善
出現原因:對下頜體及咬肌未處理或處理不夠,是下頜角術后不滿意*常見的原因。
解決方案:行下頜體外板去除,及咬肌部分切除使之變薄。
問題三:局部不平,有凹陷。
出現原因:“一刀切”的手術方式,去除骨質過多,或去除咬肌過多。
解決方案:與問題一同樣方法——脂肪填充可以解決。
問題四:手摸到仍有棱角
出現原因:“一刀切”或“兩刀成形”的手術方式,骨質截除欠圓滑,過渡不良。
解決方案:弧形的下頜角下頜體骨質修復整形術。
問題五:面部表情動作不對稱,感覺麻木。
出現原因:神經損傷。
解決方案:面部明顯不對稱的,軟組織的去除與填充使雙側盡量達到靜態的對稱。程度較重的,可期待其逐漸恢復及代償。
問題六:頦部過寬,過渡處有棱角。
出現原因:對下頜體處理不夠。
解決方案:去除下頜體外板及下緣的修復整形術。
問題七:面形變化不大,沒有達到瘦臉效果。
出現原因:對下頜角下頜體咬肌均處理不夠。解決方案:行弧形截除下頜升支下頜角下頜體,去除下頜體外板,去除咬肌的修復整形術。
注意事項
術前注意事項:
1、手術前一周停止飲酒,停用阿司匹林、維生素E及其他擴血管藥物。
2、術前應確定身體健康情況,無傳染性疾病或其他身體炎癥。
3、術前不應化妝。
術后注意事項:
1、術后一般禁食2天,應用抗生素、止血藥和足量的生理需要量的液體。
2、對于手術的反應不同個體是有明顯差異的,一般術后3天時腫脹*為明顯,然后腫脹逐漸消退。術后10天左右明顯的腫脹已基本消退。
3、術后一個月內盡量避免刺激性飲食和硬的飲食。術后會出現暫時性的張口困難,一般不要特意進行張大口練習。